营帐作为战略设施的核心功能包括资源产出、部队恢复和视野扩展。建造营帐需满足君王殿4级和工程营1级的前置条件,选址需优先考虑资源丰富区域与地形防御优势,例如山地或森林地带可提供天然屏障。营帐等级影响耐久度和可调动部队数量,初期建议建造2-3级营帐以满足基础需求,后期可根据战局升级至更高等级以强化战略作用。
营帐的布局需结合战场阶段动态调整。初期发展阶段应以资源获取为核心,将营帐布置在资源密集区附近;中期扩张阶段需转向战略封锁,在关键路口或敌方行军路径上设置营帐以阻断进攻;后期决战阶段则需将营帐作为前线补给站,为持续作战提供兵力支援。营帐之间的联动也需注意,通过合理间距实现视野覆盖与快速调兵,避免孤立无援。
建造营帐需平衡资源投入与防御需求。单次建造耗时3小时,升级需1小时,可通过20金铢加速,但需谨慎分配资源以避免影响其他关键建筑发展。同时需搭配拒马、箭塔等防御设施形成纵深防线,非友好同盟部队接触拒马时将强制停滞,箭塔则可自动攻击侵入相邻地块的敌军。营帐的耐久度与防御工事等级直接相关,及时升级是确保其生存的关键。
部队通过营帐调动可保持100%移动速度且不消耗士气,而长途行军会随距离降低士气,最终导致70%伤害衰减。远距离作战时应先派遣副队行军至目标点,休整恢复士气后建立营帐,再调动主力部队。营帐内征兵需消耗额外铜币且无法享受主城加速效果,多线同步征兵可提升效率,但需提前规划资源储备。
营帐的战术价值还体现在情报控制上。其提供的2格视野能提前预警敌方动向,尤其在攻城时可为器械部队提供安全的集结位置。若营帐被拆,内部调动的部队将自动返回主城,因此需定期检查营帐状态并在后方预留备用营帐。灵活运用改名功能标记营帐用途(如前线补给资源采集),有助于同盟成员快速识别战略意图。
营帐的布置需综合考量地形、资源、防御和同盟协作,通过阶段性调整与细节优化最大化其战略收益。